永續發展
友善環境
用水量及廢棄物管理
資料涵蓋範圍以本公司所在地:台北市羅斯福路二段100號4F辦公室(本公司無其他廠區或子公司)且本公司屬軟體科技產業,無廠房或機器設備等可能因製程造成水汙染或有害廢棄物等問題。故不論在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上,對公司投資人及其他利害關係人皆不具重大影響。
- 本公司並無生產設備或廠房,沒有排放汙水之問題及疑慮,但仍長年關注水資源節能環保議題,在節水計畫方面,仍要求員工從全面落實日常生活節約用 水做起,將可利用之水資源發揮更大效益。本112年度用水量為 988.22度,相較於111年度的1036.7度,減少4.68%。
- 本公司為軟體科技產業非屬製造業,沒有製程中可能產生廢棄物等問題,公司設備以資訊設備如桌機、筆電為主,並有定期汰舊換新規劃。故本公司仍致力於環境保護,以「零廢棄」是本公司廢棄物管理最終目標,以廢棄物總量削減為策略,訂定廢棄物減量 KPI,由永續發展委員會每年進行績效檢討,並執行內外部稽核。於112年報廢回收資訊設備共計117件,總重338.3公斤,相較於111年度的159件、63.6公斤,重量增加4.3倍,達到有效廢棄物管理之目的。
企業社會責任
本公司所在地為台北市,為促進社區發展、增進社區認同,聘用公司營運主要所在地(台北市)之人力比率達1/4,另桃園、台南辦公室皆100%聘用當地人力。並鼓勵員工運用個人時間多多參與社區志工活動,113年員工參與創世基金會及北市政府消防局救護義消大隊等機構之志工活動,已累積志工服務共計287小時。
113年採購社團法人臺中市身心障礙者福利關懷協會中秋禮盒致贈客戶。
產學合作
本公司為支持公司所在地台北、及台南辦公室之地方教育,積極與鄰近各大專院校進行產學合作,安排學生接受實務工作訓練,2024產學合作情形如下。
學校名 | 簽約日期 | 參與人數 |
---|---|---|
國立臺南大學 | 2024年 | 7 |
國立台灣大學 | 2024年 | 10 |
國立中興大學 | 2024年 | 10 |
國立成功大學 | 2024年 | 22 |

ESG AWARD肯定 自駕綠色低碳運輸鏈


本公司113年度新增投資於節能或綠色能源相關環保永續之機器設備 | ||||
---|---|---|---|---|
項次 | 種類 | 數量 | 節能電量(度/年) | 碳排(公噸/年) |
1 | 筆電 | 30 | 525.6 | 0.2596 |
2 | 螢幕 | 14 | 398.58 | 0.1969 |
3 | 主機 | 3 | 876 | 0.4327 |
總計 | ||||
47 | 1800.18 | 0.8892 |
永續發展單位
本公司於104年8月董事會通過訂定本公司「企業社會責任實務守則」,復於民國105年1月、民國109年3月、民國110年12月及民國112年2月經董事會通過修正該守則並更名為「永續發展實務守則」,並成立「永續發展委員會」,由董事會授權高階管理階層建置並推動永續發展之目標與落實,董事會定期督導運作情形。
本公司「永續發展委員會」由董事長擔任主任委員、總經理擔任副主任委員,並由各單位推派代表組成推動小組。

永續發展委員會委員負責提出永續發展願景、政策及管理方針,並督導追蹤執行成效,各推動小組負責推動各項永續發展工作。
每年一次向董事會報告推動情形以及未來一年度規劃之策略及目標,113年於4月26日向董事會報告,董事會對於公司擬定之策略及目標給予建議,並於必要時敦促公司執行,以確認永續發展策略充份落實於營運活動。
每季一次定期向董事會報告溫室氣體盤查規劃及執行情形,113年共完成4次報告,董事會對於公司之規劃及執行給予建議。
通過ISO 14064-1第三方查證
為了貫徹永續發展與減碳目標,本公司已於112年10月通過ISO 14064-1:2018 溫室氣體盤查第三方查證。
111年公司溫室氣體排放量簡述如下:
直接排放量為12.4512噸CO2e,間接排放量為170.1022噸CO2e,合計總排放量為182.5534噸CO2e。
未來公司仍將落實環境管理政策,提升永續經營實力和韌性。
友善環境
本公司為資訊軟體產業,無自有廠房或生產設備,故僅有租任辦公處所內之電力設備如機房、電腦及電燈、冷氣等。本公司亦明確訂定溫室氣體減量及廢棄物管理政策之年度量化管理目標如下:每年減少碳排放量3%以上、廢棄物處理增加3%以上。施行綠色採購計畫,113年購買符合TCO驗證標章、環保標章筆記型電腦30台、螢幕14台及桌上型電腦3台,並已申報至民間企業及團體綠色採購申報平台。透過購買可回收、低污染、省資源的產品,有效節約及利用能源,減少能源使用所造成之環境污染。
於112年度用電量相較於111年減少2,480度,降低1.03 %,換算二氧化碳排放量,有效減碳9837.1公斤,降低碳排放量10%。另本公司協助政府推動自駕電動車運行計畫,於111年在場域行駛超過97906KM,達到至少減碳11402kgCO2e/KM之效益。於112年亦報廢資訊設備共計117件,總重338.3公斤,達到有效廢棄物管理之目的。至於用水則因辦公室為租賃,由所在大樓管委會依比例分攤公共水費。
於111/11/16 赴金山中角灣辦理全公司淨灘活動,共計撿拾12.3kg之廢棄瓶罐、針筒、保麗龍及吸管等,戮力善盡愛護地球之企業社會責任。
推行彈性上班,鼓勵員工在家工作,降低員工染疫風險,減少通勤時間成本及運輸成本,有效降低運輸空汙,改善環境空氣品質並提升員工身體健康。
每季於工作日辦理員工運動日,包括慢跑、騎單車及桌球、羽球等運動,提升員工健康並強化團隊凝聚力。
風險管理
本公司業訂定「風險管理政策與程序」並於111年4月29日經董事會通過,係本公司風險管理之最高指導原則。本公司定期辨識與評估風險事件,研商重大風險管理議題之因應對策,使其在可控範圍內以合理確保公司營運目標之達成,並將運作情形向董事會報告。
風險管理範疇
本公司所面臨之風險主要分為營運、財務、環境及作業等四大範疇。
組織架構
本公司於113年8月2日董事會,通過成立[風險管理委員會],進行風險資料分析及評估,提出改善方向,每年定期向董事會報告年度風險管理運作情形。本公司執行風險管理之組織權責如下:
組織 | 權責 |
---|---|
董事會 |
|
風險管理委員會 |
|
本公司各相關部門 |
|
稽核室 |
|
運作情形
113年度主要係將風險管理範疇帶入ESG三大面向,配合公司營運方針進行風險評估並擬定風險管理重點及因應措施,同時也依氣候相關財務揭露架構(TCFD)評估與企業相關之風險與機會。
本公司業於113年10月25日向董事會報告113年風險管理運作執行情形。
於113年10月25日向董事會報告風險管理運作執行情形TCFD架構下之風險評估
面向 | TCFD建議 揭露項目 |
本公司回應舉措 | |||
---|---|---|---|---|---|
治理 | 1 | 董事會對氣候相關風險與機會的監督情況 | 董事長擔任永續發展委員會主席。每年定期召開董事會,報告ESG及氣候變遷相關議題的績效、衝擊評估與永續目標達成進度 | ||
2 | 管理階層在評估和管理氣候相關風險與機會的角色 | 設置跨部門之氣候變遷風險工作小組,負責鑑別氣候風險並於各職掌範疇內評估與因應氣候衝擊。在氣候議題的管理階層最高負責人為永續長,帶領各部門主管落實氣候變遷相關的管理工作,推行綠色營運以提升環境管理績效與環境風險管控。設置風險管理委員會由總經理擔任召集人,鑑別主要風險後與各部門探討相關因應對策,並向董事會報告。 | |||
策略 | 3 | 所鑑別的短、中、長期氣候相關風險與機會 | 短期 | 中期 | 長期 |
|
|
|
|||
4 | 在業務、策略和財務規劃上與氣候相關風險與機會的衝擊 | 本公司面臨的重大氣候風險,主要來自客戶端及投資人等重要利害關係人對企業溫室氣體減量及遵循產品能源效率標準的要求;而氣候變遷帶來的機會主要出現在產品與服務面向,本公司多元且呼應永續趨勢的產品線,可望獲得支持性的政策獎勵,且以節能減碳的創新產品與服務回應市場需求並開發新市場。 | |||
主要轉型風險 | 主要實體風險 | 主要氣候機會 | |||
為了因應相關法遵與綠色標準變動的風險,本公司積極呼應相關國際規範,以高於國際標準自我期許,降低使用能源成本風險。在綠色循環經濟上積極研發布局,以生命週期思維為基礎,將3R原則(Recycle,Reuse,Reduce)融入產品開發,以高能源轉換率與低碳產品組合協助客戶降低成本、提升效率。以無毒害及低能耗等環境友善產品為研發目標。 | 為降低停電事件影響服務品質,陸續強化備援不斷電設備的投資,並多元進行異地備援同時擬定緊急應變計畫,降低災害風險所造成之營運損失。 | 本公司長期耕耘永續已奠定深厚基礎,並與客戶保持長年的緊密信任關係,積極運碳足跡計算技術之節能服務,以市場需求投入研發,因此在永續浪潮興起時,將有機會於廣泛的綠色產品與解決方案中優先獲得客戶青睞,增加營收。 | |||
5 | 在策略上的韌性,並考慮不同氣候相關情境 | 參照國際能源總署(InternationalEnergyAgency,IEA)所公布的2℃情景,模擬分析未來的氣候變遷影響,並據此制定溫室氣體減量目標(SBT)與預估未來減碳量,作為營運策略調整之參考。 | |||
風險管理 | 6 | 在氣候相關風險的鑑別和評估流程 | 風險管理委員會依據「ISO31000風險管理系統及指導綱要」,蒐集外在市場、法規、技術與實體的氣候未來發展趨勢,列出本公司可能面臨的氣候風險與機會,經考量衝擊程度及發生可能性,鑑別出重大氣候風險與機會。再將相關氣候風險轉換為財務數字,將有可能造成每年度新台幣500萬以上財務衝擊的項目視為有影響性的風險與機會,依其風險可能性與嚴峻性進行優先性排序,訂定相應對策。針對評估結果較高的風險,則另外進行氣候情境分析,考量目前營運布局,計算其潛在的財務衝擊。 | ||
7 | 在氣候相關風險的管理流程 | 由永續發展小組及風險管理委員會鑑別主要風險後,與公司各部門探討相關因應對策,相關風險評估同時提報風險管理小組、永續發展委員會與審計委員會進行監督,定期對董事會進行報告。 | |||
8 | 氣候相關風險的鑑別、評估和管理流程如何整合在公司 | 將氣候變遷納入企業永續發展的重大議題與關鍵性重大風險項目,落實風險管理計畫,規劃營運、產品及供應鏈管理等面向的因應措施。依據ISO31000風險管理系統落實PDCA運作模式,持續精進環境面氣候變遷風險管理與管理面企業整體風險管理系統整合。 | |||
指標和目標 | 9 | 說明公司依循策略和風險管理流程進行評估氣候相關風險與機會所使用的指標 | 氣候變遷減緩方面,本公司主要營運服務為網路資訊服務,以辦公室用電為主要溫室氣體排放來源,故以每年度溫室氣體排放量及電力使用量等指標為關鍵指標。 | ||
10 | 範疇一、範疇二和範疇三溫室氣體排放和相關風險 | 於2023年自主進行範疇一、二溫室氣體盤查並取得ISO14064查證聲明。2022年溫室氣體排放量(公噸CO2e)如下: | |||
範疇一:12.4512 | 範疇二:170.1022 | ||||
11 | 管理氣候相關風險與機會所使用的目標,以及落實該目標的表現 | 本公司在發展低碳產品服務的過程中,致力提升自身與客戶的能資源效率,並訂定減廢、節水目標,全面降低環境衝擊。 2024年起將相關氣候指標與經理人KPI績效設定方式連結(詳見官網) |
|||
碳排放與能源管理目標 | 廢棄物管理目標 | 水資源管理目標 | |||
|
以2022為基準年,於2024年廢棄物絕對減量25% | 以2022為基準年,於2025年用水量絕對減量5% |
推動永續發展情形報告
於113年4月26日向董事會報告本公司推動永續發展情形112年永續發展情形報告已於113年4月26日董事會上報告。